昨天,北京要求公开部门预算的88家预算单位中,共公开预算总额近900亿,其中安排的2013年“三公”预算总额为79779.88万元,将近8亿元。
其中,过半部门的“三公”预算和去年持平或下降。和去年相比,88个单位共压缩“三公”经费50.79万元。
过半部门“三公”未增支
昨天,北京88家单位公开部门预算,总额近900亿,其中“三公”经费预算为79779.88万元,将近8亿元。
这88单位公开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均同时包含2012年、2013年两年的数字。去年,各单位“三公”经费总支出数额为79830.67万元,意味着今年“三公”经费略有压缩,88个单位比去年共减少50.79万元。
据统计,超过半数部门今年安排的“三公”预算数额和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其中,压缩数额最多的是市工商局,比去年预算“节省”出679万元。
此外,市国土局、市高院、市检的“三公”也均比去年预算下降200万元以上。
公车占“三公”七成多
统计显示,共有5个部门今年安排的“三公”经费比去年增支200万元以上,依次是市体育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局、市政府办公厅、市文联。据悉,这些部门“三公”增支比较多的原因,几乎都是购车数目较大。
和往年一样,公车开支是“三公”经费的最“大头”,包括购买车辆及运营维护开支。按照这88个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组成结构,超过5.9亿开销是“花”在了公车方面,占比74%。
在“三公”当中,位列第二的是出国经费,88个部门今年预算安排了总计约1.4亿元,占整个“三公”总额的18%。
另外,公务接待费用是“三公”中比重相对最小的部分,88个部门接待费用预算总共为6553万元,占比8%。
公车配置
45部门今年“零购车”
5.9亿元公车花费中1亿元用于买新车
与去年“三公”预决算趋势一致,今年,88个要求预算公开的部门中,公车开销又占了“三公”经费的最大头,总数为5.9亿元。在88部门公布的公车开支中,约1亿元用于购买新车,占公车花费总体的17%,与去年基本持平。据统计,共有45部门今年将不安排购买新车。
新车“单价”最高26万
从多部门的三公预算编制说明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对于公务车辆的治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市国土局今年购车预算明显减少,不足去年的1/10,该局预算说明显示,主要原因是受到全市公车治理政策影响,车辆报废后没有更新购置。
88部门中,共有45部门今年新购置公车的预算费用为零,即不安排购买新车,比例超过半数。今年各部门除了公布购置车辆费用总数以外,部分单位主动公开了购置的车数,从而使公众关注的购车“单价”一目了然。
根据各单位的公开情况,今年预算购车数量最多的是北京市住建委,共将添置5辆新车,共86.77万元,每辆车均价为17.35万元。
其他公开新车均价的部门预算显示,新购车辆价格一般在18万至20万元。新车“单价”最高的是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3辆新车共安排花费78.25万元,平均一辆新车超过26万元。
八成公车开销用于“养车”
相对于购车,公车的运营维护费用更是“大头”,88部门共安排了4.9亿用于“养车”,占公车总开支的83%。
88部门中,市公安局安排公车运维的费用最高,超过了1亿元;市交管局8672.3万元,紧随其后;市外事办、市医管局均无公车运维花费。市外事办表示,其基本经费在市政府办公厅二级核算;市医管局则是由于新成立不久,车辆编制尚未批复。
不过,与2012年决算口径相比,此次几乎所有的部门预算中都没有体现公车的总数量,因此难以看出车均运营维护的费用。
- 释疑
部分部门公车费用有偏差?
从昨日公布的数据看,部分部门在预算支出项目中的公车费用,与三公经费中的公车费用并不一致。比如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在项目支出表中,车辆更新购置20.253102万元;但在三公表里,公务用车购置费19.7万元;市地震局项目支出表中,车辆更新40.6991万元,但三公经费中公务用车购置费39.4万。
缘何数据会不一致?对此,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表示,这是因为统计口径的不同。在项目支出表中,费用包括车辆和保险的费用;而在三公经费中,车辆购置费单独列支,保险费用纳入了公车运行维护费,因此数据出现了偏差。
为何公车购买标准高于18万?
按照现有规定,北京购买一般公务用车的标准是18万/辆以下、排量1.8升以下。
然而从昨日公布的信息看,一些部门购买车辆的价格超过了这个标准。比如市社科联是20.44万元/辆;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3辆新车共安排花费78.25万元,平均一辆新车超过26万元。
为何会超标?市财政部门表示,“双18”标准针对的是一般公务小轿车,在购买这种车时,如果超过18万元财政部门是不会审批的,在政府采购系统中根本就无法进入。为此,超标的车辆往往是其他的公务用车,比如业务用的面包车等。
公务接待
88部门接待费6553万
和去年预算相比较为“稳定”;今年22个部门接待费用和去年持平,32个部门有所增长
昨天北京88个部门公布的“三公”公务接待预算显示,公务接待费用计划为6553.44万元。
其中,今年22个部门接待费用和去年持平,32个部门接待费用有所增长,增幅从100元至13.97万元不等。
32个部门接待费用增加
“公款吃喝”是公众非常关注的话题,中央此前也颁布了“八项规定”。在昨天88个部门公布的“三公”公务接待预算中,公务接待费用总计为6553.44万元,和去年预算相比较为“稳定”。
记者看到,超过半数的部门公务接待费用实现了“零增长”。
北京市药监局在预算编制说明中表示,公务接待费用的确定依据是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的通知》等相关规定核定的定额标准。此外,今年市委、市政府还要求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支出。
不过,也有32个部门的接待费用有所增长。增长额度最高的是北京市体育局,该局公务接待费用预算数为124.01万元,比2012年预算数110.04万元增加13.97万元。据市体育局解释,主要是因为人员增加导致公用经费定额提高。
接待费最高占三公七成
据了解,北京88个部门公布的公务接待预算总额,是“三公”经费中占比最少的部分,仅占8%。统计数据也显示,多数部门公务接待费用占“三公”比不足10%。
其中,市外事办基本经费在市政府办公厅二级核算,因此显示出的公务接待费用为零;市医管局今年仅安排了公务接待费用5600元。这两个部门公务接待费占“三公”不到1%。
今年公务接待费用预算占比最高的,是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今年安排了177.16万元的接待费用,占到了该局“三公”的74.7%。
在一些部门公布的预算中,公务接待费用预算甚至“精确到分”。比如侨办表示,今年的公务接待费用预算为2.219625万元,“比2012年预算数2.226309万元减少0.006684万元”;市社科联昨天公布的今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1.419987万元,比去年减少了0.000013万元。
接待人数规格等较模糊
实际上,在“三公”各项费用中,公款接待费用的公布由于缺乏具体的接待规格标准,不像出国、购车、养车一样容易量化。记者看到,各部门公布的公务接待费普遍只有一个总数,以及一些模糊的描述“主要用于外省市单位来访”等。
对于具体接待了哪些单位,接待了多少人,接待的人均支出等,均未公布。
对此,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介绍,在香港,公务接待都精细量化,申报表格能够细化到宴请人数、宾客名单、宴请缘由、陪同人员、预计费用、人均支出等。
有关专家昨天表示,公务接待费如何细化,大家也在探讨,比如是按照人次公布,还是按照会议公布,确实存在问题。当前从全国各省份包括中央部门来看,这一块都说得比较模糊,远不如公车等更好量化。为此,该事项的公布,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完善。
因公出国
10部门今年“不出国”
因公出国总体费用较去年略有增长;市教委以4904.61万元预算“遥遥领先”
“三公”经费中,“公款出国”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昨天88个部门公开的因公出国经费预算中,10个部门预算安排为零,也就是未安排因公出国费用。
和去年决算公开的口径相比,今年绝大多数部门的因公出国经费预算只公布了具体数额及简要的出国目的,仅有市农业局一个部门主动公布了团组人次,人均出国费用为4.83万元。
市体育局出国经费翻倍
因公出国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去年,广州城管局还曾因“周游列国”引发争议。
和去年相比,今年88个部门整体的出国经费安排规模总计1.4亿元左右,较之去年的1.3亿元略有增长。
在昨天88个部门公开的因公出国经费预算中,和去年情况一样,北京市教委的因公出国费用依然位居众部门之首,以4904.61万元“遥遥领先”。
据市教委表示,因公出国(境)费用主要用于参加国际会议、进行校际间交流和学术交流、开展教师中短期培训等方面,2013年和2012年安排的费用持平。
从出国费用总额来看,因公出国经费仅次于市教委的是市体育局,比去年出国预算费用显著增加,从去年的250.97万元增至566.13万元,增加了315.16万元,相当于翻了一倍还多。
市体育局解释,主要原因是今年预算中包含了运动队出国训练、比赛等大额专项资金预算。
去年,北京市计生委曾花百万元出国经费“学习国际人口先进管理经验”,今年计划的出国费用和去年持平,仍然接近百万元,为95.56万元。
市地勘局首增出国经费
今年公开预算的88个部门中,共有10个部门未安排出国经费,分别是市交管局、农林科学院、市地震局、政法职业学院、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心理研究所、抗战馆、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建设办、市总工会。这10个部门去年预算也未安排出国。
预算数据显示,去年未安排出国的市地勘局,今年出国经费新增至30万元。
市地勘局介绍,主要原因是为了缓解北京缺乏水资源的状况,保障城市地质安全,优化利用水资源,市地勘局今年将安排开展地下水监测技术和地下水库建设专题研究交流学习。
市农业局人均出国4.83万
和去年决算公开的口径相比,今年因公出国费用预算中,绝大多数部门仅公开了钱款数额,没有公布出国团组人次,公众也无法对这些部门的出国目的、人均出国费用进行监督。
记者看到,88个部门中,仅有北京市农业局主动公布了因公出国团组和人次情况。
该局“三公”预算说明显示,2013年安排因公出国(境)费用207.5万元,比2012年预算减少5万元,主要用于结合自身业务出国考察、培训。
今年,市农业局计划2013年组团22个,其中自组团9个,随团13个,共43人,包括赴希腊参加2013年世界种子大会,赴美国、墨西哥、古巴考察学习动物疫病净化及畜牧业环境影响控制考察团等方面。
这意味着,市农业局今年计划出国的43人中,人均出国费用为4.83万元。这也是此次预算公开中,唯一一个公开了人均出国费用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