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众中国有两件事饱受诟病,一是“公关门”,媒体对公关副总裁杨美虹作为DSG危机替罪羊鸣不平;一是大众车型设计中的“套娃门”,让人遭受“审美疲劳”。
“公关门”杨美虹被调离的缘由,我不能苟同。大众中国新董事长海斯曼相貌正人君子,不会出此“蠢招”;其实“公关门”另有“内幕”,眼下还不到“揭锅”的时候。今天只说“套娃门”。
套娃。是俄罗斯一种民间木质玩偶,打开喜兴的大娃娃,一层层可以取出由大到小,七七八八嘴脸几乎一样的娃娃。
主题的重复,本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语言。是不同民族的不同艺术门类,无论音乐、诗歌、绘画和造型艺术都遵循的基本修饰手法。
同一品牌产品的外形设计中,核心元素有意的重复与传承,已经是当今全球制造业造型设计的大潮流。成为在庞杂纷繁的商品海洋中,一个品牌赖以脱颖而出的辨认方式。徕卡照相机、苹果手机、劳力士手表、RIMOWA铝制旅行箱等名牌外形基因的传承,确定了它们的档次和独特性。
在汽车领域,外形设计中经典核心元素的传承,往往是一个汽车厂商成熟的标志。欧美的老品牌姑且不论,且看韩国的现代集团:上一代的现代索纳塔和伊兰特,从外形上看不出有什么关联;而在近两三年,系列产品外形设计明显有了统一的元素:现代的“流体雕塑”、起亚的“虎啸”前脸,已经在新一代车型中一脉相承。
近年来在大众车型设计中把套娃这一形式推到极致,有些走火入魔。德国人本来就精于工程设计,追求的是标准,情感和灵气是他们天生的缺憾。先看历史纵轴:七十多年来,保时捷设计的甲壳虫、365、911,外形变化很小,只是越来越扁,以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进步;再看车系横轴:奥迪Q7、Q5、Q3,在外行人眼里,外形的线条趋同,只有大小区别。
看来,审美统一中的变化与激情不可或缺。“传承”与“套娃”,中间有个度的区别。今天街上各种大众车型,我常常要绕到车尾,看到铭牌,才能确定它们谁是谁。如此“套娃”式车型设计,看上去十分平衡,无可挑剔;然而挑动不起人们的激情,看得多了,难免也会倒审美疲劳。我曾撰文介绍一款大众新车,网友留言道:拜托了,真不想看那千篇一律的大众脸。
由此想到大众中国宣布到2018年,大众品牌在中国的年销量将达到400万辆,想想到那时,一出门,满街都是扁嘴巴嘴角挂着两盏灯的大众套娃嘴脸,真是一场视觉灾难。
相对而言,意大利造车追求的是艺术与灵气,欧洲年度车,菲亚特屡屡获奖,而此前6代的高尔夫虽说销量称雄,但是一直与大奖无缘。看来诟病大众套娃的,还不光是咱们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