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联合奇瑞、江淮、长安等几十家车企一同开启自主品牌改称中国品牌”这则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在汽车业内引起极大反响,同时受到媒 体及广大人民的关注。总体意见分为三派,支持方认为用中国品牌代替自主品牌能提升本土汽车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反对方则认为自主品牌这个称呼已有十几年的历 史不易改变,甚至部分读者及网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问题是提升技术及产品品质,其他问题免谈;第三种观点认为可在国内用自主品牌,在世界市场时用中国 品牌。
实际上,持反对意见的声音不少,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汽车应该“用产品车型说话最重要,自主品牌改为中国品牌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是汽车大国而非汽车强国的局面”。事实上,我认可这一观点,也认为部分网民所表达的“与其在文字上折腾,不如埋头好好造车”这种观点没有错误。但我认为现 在由自主品牌改称中国品牌存在合理性,改变称呼并不是否定我国汽车产业不需要提升技术储备和车型产品质量。
首 先将自主品牌改称中国品牌是一种品牌或文化层面甚至战略层面的考量,提升产业技术及产品质量和发展汽车品牌是同一个空间下相互并行的两个方面。借用矛盾论 的分析方法,事物的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既要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当下国内汽车产业最大的矛盾是车型产品方面,提升自主研发技术和车 型产品品质是主要矛盾,但也存在品牌急需提升等次要矛盾或其他层面上的问题,不能只讲主要矛盾而忽视次要矛盾。我认为汽车技术和提升品牌是两个独立的维 度,车型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提高由专业的研发人员负责,汽车品牌也是另一个独立的团队负责,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因而,一提到对本土车企的要求,用对技术 产品方面的问题掩盖对其他层面的关注或上升是有不准确的地方,不能一提到中国汽车就用发展技术掩盖其他同样需要提升的方面。
其次, 自主品牌改称中国品牌在当下还有时代的要求,自主品牌诞生的时间长,这一称呼经过多年的历程和发展已被界定和认可,业内和消费者对这一称呼也有感情,但有 一点劣势,尤其在消费者层面,自主品牌被狭义为低端甚至“车不好”这种简单化的刻板印象,甚至在国际上也不利于我国品牌的推广。现在的自主品牌已不是以前 的自主品牌,但市场对“自主品牌”的刻板印象的传递却仍在强化这种概念,长安、长城在国内销售势头强劲,奇瑞、江淮、长城等在国外市场都获得认可,这都展 现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提升和进步。如果“中国品牌”能提高我们本土车型品牌形象,转变消费者对以往自主品牌印象,或者能给我国本土车企品牌压力,以一种 对得起“中国”二字的心理促进其提高,能起到一点形而上的激励,我觉得改称中国品牌是有意义的,但我依然认可提高车型产品以及技术才是本土车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