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和阿斯顿·马丁之间有一串有趣的数字。2013年是007电影诞生50周年,一共13部原著小说,23部电影,6位不同主演,全球累计观众超过20亿人;2013年也是跑车传奇阿斯顿·马丁诞生100周年。这让2013年上映的最后一集007显得格外有意义,更是因为如此,007也选择在这最后一集开上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阿斯顿·马丁DB5,向经典致敬。
阿斯顿·马丁如何结缘007
严格来说,詹姆斯·邦德的第一辆车就是阿斯顿·马丁。在小说中,邦德在1933年的复活节从他的伯父Max那里得到了这辆车,那时邦德只有13岁。尽管他还没有到法定年龄,但是他还是照常开车,并在上伊顿公学时将它藏到了一个附近的车库里。这辆车在“青年邦德”系列小说的第三部,“Double or Die”中被毁掉了。
但是电影《金手指》在一开始并没有想使用阿斯顿.马丁作为邦德的座驾。制片人和编剧原本打算使用宾利车的。但是当时电影艺术指导却认为邦德需要一辆时髦的跑车,更抓人眼球的车,所以倾向于使用捷豹跑车,最后整个团队才定下来使用拥有英伦气质更加现代的阿斯顿·马丁。
虽然说它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邦德座驾,但是它实际上只出现在了六部电影中,这六部电影为金手指、雷霆万钧、黄金眼、明日帝国、皇家赌场和天幕杀机(可能还要算上纵横天下,尽管在剪辑中删掉了DB5开往位于苏格兰的军情六处总部的那个镜头,但是还是可以在电影结尾的卫星图象中看见它模糊的轮廓)。
DB5之所以成为最深入人心的邦德坐驾,这要归功于出色的产品设计。上世纪60年代正是美国的经济恢复期。战后的物资匮乏情况已经得到改善,人们开始考虑登月计划。一切都向着繁荣蓬勃的方向发展。而阿斯顿·马丁车内的比例看上去就像第一代喷气式飞机的内部结构一样:一个位于引擎舱上方的驾驶室,就像科幻电影中一样。这种设计给当时人们一种震撼,正好符合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时至今日,哪怕是100年后,阿斯顿·马丁依然是人们所熟知的那个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DB5的传奇
阿斯顿·马丁DB5是在1964年上映的007系列《金手指》中完成了迄今为止最酷的新车亮相,成为了007系列电影中最为著名的坐驾。它拥有了Q博士做的全部改进,包括了防弹车身、喷油嘴、烟幕发射器、机枪、旋转车牌、跟踪装置接收器,还有最著名的弹射座椅。
DB5在《金手指》的亮相之后名声大噪。其在外形设计上沿用了DB4的管状框架结构车身,DB5搭载了4.0L直列6缸铝合金发动机,最大功率284马力,最大扭矩390Nm,搭配来自ZF的5速变速箱,最大时速可以达到233km/h。而正是凭借着007的热烈反响,加之优雅豪华,动力强劲的特点,DB5在当时售价高达4000多英镑的情况下,仍在两年之内销售了1200辆,而这个销售数字比之前的几代车型都要超出许多,使其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豪华跑车之一。
有意思的是,DB5凭借出色的性能和在007《金手指》中的精彩演出,屡屡在拍卖行拍出上百万美元的高价;而DB 990拖拉机,则凭借踏实耐用的性能,至今依然有不少服役在英国农场中,甚至还有车迷为DB 990专门组织了“车迷会”,二手价格也在4000-6000美元上下。上至百万美元老爷车,下至服役50余年的拖拉机都有车迷会,而且都是“有价有市”,这也是英国独特的“车文化”的具体体现吧。
在60年代,由于DB5受到了影迷和车迷的欢迎,阿斯顿·马丁经历了一段辉煌的时期。但好景不常,公司很快又陷入了困境,负债累累。几经转手之后最终Prodrive老板大卫·理查兹以9.25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购得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新车DB9
电影《大破天幕危机》携DB5在中国公映之时,阿斯顿·马丁也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2013 款 DB9 ,从而掀起阿斯顿·马丁中国百年庆典活动的首波高潮。
作为阿斯顿·马丁进入中国市场头场战役的武器2013款DB9,设计强调的是继承和永恒,前脸设计运用了经典元素梯形中网和椭圆形大灯,它们都是阿斯顿·马丁明显的家族特征,尤其是梯形中网,自1950年生产的DB2上就已经被运用了。坚持 DB 系列永恒的基调,优雅如昔。该车 517PS 的峰值功率,620 牛米的最高扭矩,百公里加速时间 4.6 秒。搭载阿斯顿·马丁全新的 AM11 V12 引擎让这台跑车成为有史以来阿斯顿·马丁所打造的最具动力的 DB9。更值得强调的是,DB9更为环保,超低的二氧化碳排放让它成为世界上最领先的跑车之一。 新款 DB9 依旧由大师级设计师与手工艺专家合力打造,内饰更具奢华感和个性化。流线型的皮革纹路由全手工定制而成,皮革采用了最顶级的 Bridge of Weir 兽皮,可谓史上最为奢华的 DB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