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汽车年检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对于一个年新车销量超过两千万辆的国家来说,年检本身就意味着不菲的收益。只需要很简单的计算,这每年七千万次的频率就意味着过一两百亿的市场容量。
事实上,汽车年检还真的是个市场。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几乎每个检测场附近都活跃着一拨甚至很多拨为车主们提供年检服务的“牛”。这些神奇的“牛”不仅可以帮助车主们节约排队时间,而且经过他们的手,各种各样的不合格也可以变成合格。于是乎,大家诚信交易、童叟无欺、皆大欢喜。
这还不算,本来应由国家投资、建设、运作和管理的检测线在很多地方都已外包。私人资本坐上了权力的位置,所谓汽车检测就已经变成了跑马圈钱而已。既如此,何来监管呢?
那么取消年检制度会不会皆大欢喜?
当然不是,用官方的说法,这每年平均七千万辆次的检测能够发现300多万辆有严重安全隐患的车子,对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从法律层面来看,私家车上路之后不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不合格的车辆会危害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类似的说法,在许多责任感较强的车主们看来,年检虽然鸡肋,也不是没用。
既然我们国家好像很难解决这个问题,那发达国家又是如何解决的?笔者注意到,在很多发达国家,汽车年检并不是必要的行为。尤其像德国、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根本就不存在年检制度。从这些国家的实践来看,尽管没有年检制度会让公众不那么放心,但这几个国家好像过得并不水深火热。
那么,关于年检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与之接轨呢?
如果从表面上看的话,在人性区别不太大的情况下,取缔年检或许可以起到精简机构、提升社会效率的功效。但请别忘了,我们还只是一个要长期走初级阶段的国家。我们国家的“轨道”在现实中与德国、加拿大还有相当大的“尺寸”差异。
以德国为例,他们在二战前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元首的带领下他们已经开始逐步实现“人人都有房子住,有汽车开”的美好生活。而在我们国家,汽车大量进入消费领域也只是这十几年来的事情。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进入“车产阶级”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而相比汽车硬件质量方面的迅速提升,我们在软的方面也欠缺太多。比如说驾照,十年前也是一团乱像,花钱就能搞定。随着车辆的增多,汽车驾照虽然日渐严格,但我们的科目设置仍然涵盖不全日常所需,在这样的情况下年检再怎么鸡肋也有存在的必要。
只是笔者更希望这个行业可以有所创新和改变。比如说透明行业流程,强化检测监管;比如说完善驾照科目,提升准车主的安全意识;比如说引入保险制度,用经济杠杆来提升年检含金量等等。当车主素质和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提升之后,非营运车辆的年检制度就真的该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