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代表全新奇瑞战略成果的产品——艾瑞泽7终于要与消费者见面,本以为面对经历接近数年艰难转型的奇瑞将会拥抱全新起点带来的曙光,这半年奇瑞一直坚持“对外开放”,让每一个媒体人和行业专家走进奇瑞,亲身体会新奇瑞风貌,让大家相信他们不会再折腾了。谁知,一个坐落于芜湖的“江北汽车”项目却悄然进入行业人士眼帘,“奇瑞元老自立门户”的标题再度把奇瑞汽车推向风口浪尖,着实令关注奇瑞战略调整的人们捏一把汗。
密谋江北项目 奇瑞“革新派”接招
坐落于芜湖市江北产业集中区的江北汽车项目由安徽省政府、芜湖市政府出资,奇瑞控股有限公司(奇瑞控股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技术入股,其中已知芜湖市政府投资额为20亿元。项目落在江北集中产业园,奠基仪式在今年6月份已经完成,工厂预计2015年落成,年产能为70万辆。
在笔者的追踪调查中,江北产业集中区奇瑞公关部对江北汽车项目有奇瑞汽车“技术入股”一事矢口否认,仅声称以商业合作方式售卖奇瑞原有车型产品,言辞中致力于撇清奇瑞汽车与江北项目的关系。但基本暗示了江北汽车为奇瑞控股有限公司的从属关系。
再者,江北作为安徽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地方拉拢一些支柱型产业是必然的,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产业承接转移,奇瑞控股无疑是需要给出一定支持的,又正好让对汽车业念念不忘的陆建辉有了展露拳脚之地(奇瑞控股原本并没有汽车业务),带着奇瑞原先砍掉的100多个项目承接开发,延续奇瑞曾经的技术成果,这种对资源的再利用并无可厚非。
不过,据笔者调查,选择在艾瑞泽上市之前曝出新项目的做法,的确是令奇瑞内部一时间内陷入了小小的混乱。不过这只是侧面验证陆建辉为首的“守旧派”对江北汽车的抱负,更是“守旧派”对以郭谦、陈安宁为代表的“革新派”所施加的小小的压力。
而放任这种做法的尹同跃在此时也选择了沉默,并对新业务展现出足够的“兴趣”,或许他更希望双方能够形成一定的相互竞争,毕竟对于奇瑞这几年大刀阔斧的推行战略转型所带来的阵痛(2009年至2012年的这4年间营业利润分别约为-5 .56亿元、-8.74亿元、-4.15亿元和-3.4亿元)已经令奇瑞人逐渐底气不足。
“大奇瑞”集团模式初显 成与败皆有所得
然而这种选择也并不会给奇瑞带来多大的冲击,江北项目的成与败对于奇瑞汽车的业务已经不会产生太多的影响。对江北项目,笔者做了三种可能性的分析。
首先如果江北项目成功,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起亚”,与新“奇瑞汽车”一起,成就一个中国的“现代-起亚”集团。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的话,奇瑞控股成立新项目更是一次足以扭转奇瑞金融状况的尝试。奇瑞的“革新派”们对奇瑞的大手术做了这么多,常年的亏损和负债已经让奇瑞陷入了无底洞,究竟怎样才能把整个盘子盘活?一个艾瑞泽、一个观致、捷豹路虎都在初步启动阶段,一时半会儿也说不上会有盈亏的可能,对于尹同跃来说,他必须还要再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能够令奇瑞“起死回生”。
那江北项目有可能会成为奇瑞新运营体制的一个“试验田”,奇瑞完全可以在江北汽车的运营体系方面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让原本在奇瑞汽车体系内难以维系的项目实现盈利。
即使抱着悲观的态度,江北项目难以给奇瑞控股贡献利润的话,与原先朱镕基盘活“四大银行”的方式类似,奇瑞汽车完全可以将原先的“坏账”剥离至江北项目,“奇瑞汽车”在没有任何负债的状态下继续运行,并通过“革新派”的理念实现盈利,让艾瑞泽成为新奇瑞汽车的开始,沿袭这个状态来走出低谷,甚至能够令“奇瑞汽车”几年后实现整体上市,完成尹同跃对奇瑞整体上市的夙愿。
再不济,无非就是江北汽车最终成功了,而“革新派”的奇瑞汽车仍然不见成效,最终被江北汽车“吃掉”。
有着地方政府的支持做为奇瑞集团的“法宝”,足够保证奇瑞在这个新的项目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政府给了奇瑞一个新的机会,玩一次不会输的赌局。然而真正需要奇瑞人注意的是,在经过这么多大布局、大调整后,奇瑞应该如何给消费者、给一贯支持奇瑞的经销商以何种交代,怎样才能保证奇瑞在新的营销体系和售后体系方面具备足够的竞争力?这些都是奇瑞待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