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分别完成产销150.47万辆和149.50万辆,为全国汽车产销量的8.17%和8.08%,同比增长10.58 %和10.87%,分别比全国高9.74和8.42个百分比。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广州汽车产业产值同比下降6.3%,其中整车产值减少300亿人民币、汽车全产业链产值减少450亿元,拉低广州工业税收约3%,全市税收减少1%。
尽管受去年中日钓鱼岛问题爆发以及“限购令”的影响,以日系汽车为主的广州汽车产业产值呈现明显下降,但这难以改变其在全国汽车工业中的领先地位。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寡头双雄”之一,广州市场目前已在恢复中,预计2013年汽车产业产值同比仍会增长10%以上。
逆境中迅速崛起
从1997年亏损几个亿,到2007年销售额超1000亿元,广州仅仅用了十年。曾几何时,外界轻看广州工业是“满天星斗,没有月亮”而在广州本田成立前的1997年,广州汽车产业也因为广州标致的败退而陷入绝境。凭借超前的眼光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广州汽车工业在逆境中迅速崛起。
从2002年开始,广州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广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2005年,广州轿车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与2000年相比,汽车整车产值增长约4倍,产量增长近10倍,零部件产值增长超过5倍。2006年,广州汽车制造业产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16%,首次超过了石油化工制造业,成为广州第一大支柱产业。
谈到广州的汽车,不得不提到全国汽车圈赫赫有名的“汽车市长”。1996年12月,广州设立专管汽车工业的“汽车市长”,享誉全国汽车业界的汽车市长张广宁也是十年前广州汽车产业重组的主要决策者之一。
对于广州汽车工业,张广宁倾注了心血。从标致的退出、到本田、日产、丰田的进驻,无一不有着张广宁为了广州汽车忙碌的身影。当时为了让本田外方增强对广州的信心,本田还邀请张广宁亲自担任广州本田第一任董事长。
“我有一个梦想,广州的汽车产值要实现1000个亿。”在当年广州汽车重组特殊历史时刻,张广宁说。1000亿,这是当年“汽车市长”张广宁最早对广州汽车萌发的梦想。2007年,光一个广汽集团的销售收入就超过了1000亿元,利润额超过了100亿元。
与日系合作 成就“寡头双雄”之一
广州作为全国轿车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产量却一直落后于上海、长春多年。不过,这些都正在悄悄发生改变。2008年广州以87.94万辆的轿车生产数量首次超过上海居全国首位。进入2009年,广州超越上海的速度越来越快。
广州汽车产业三足鼎立之势已成,以东风日产为中心的北部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以广州本田为中心的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和以广州丰田为中心的南部南沙汽车产业基地,构建了广州汽车产业最为稳健的“金三角”,广州汽车工业无疑在开始了加速的阶段。
提到广州汽车工业,就不能不提做出巨大贡献的广汽集团。在旗下两大强 势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为广汽披荆斩棘之后,广汽与吉奥、菲亚特、三菱等都相继成立了合资公司。
而广州本田成立于1998年7月,广汽与本田双方各占50%股份,合作年限为30年。广州本田两个工厂占地面积为16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约5100多人。近些年的发展广州本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少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道路,广州本田年产能可达48万辆。
广州丰田成立于2004年9月,由广汽集团和丰田汽车50:50股比合资建设、经营的合资整车项目,投资总额38.21亿元,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合资年限30年。广州丰田工厂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其中一工厂产能20万辆,二工厂16万辆。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位于广州花都,以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为基础,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最具发展潜力的组成部分。东风日产拥有花都和襄樊两个工厂,其中位于广州的花都工厂的整车产能在2012年将达60万辆,后续年产能将增至67万辆。
未来赢在自主
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曾经分析称,广汽选择与日系合作,代表的是最先进的技术,而且它更符合汽车发展的趋势,更容易获得市场的青睐,与消费群体也比较默契。有专家也认为,相比较树大根深、全能型的上海汽车工业,广州走了一条单兵突进的道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依靠日系车杀出重围,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这也使得广州PK上海有了现实的资本。
2012年11月6日,广汽集团和奇瑞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技术研发平台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广汽集团近几年极力打造大广汽,目标是跻身国内汽车第一阵营。广汽在三条阵线上同时行动:收购重组,扩充合资公司产能,上马自主品牌项目。如果前两条阵线是为了提升规模,那么自主品牌才是其占据未来竞争优势的杀手锏。
广州汽车企业完全自主控制的自主品牌则刚开始运作,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则明显落后于上海,甚至北京、武汉、重庆等地,在对外扩张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怎样,未来广州和上海、日系和欧美系两大阵营的较量,仍将主导中国汽车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