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和福汽的“恋爱”谈了两年之后,最终还是分手了。福汽内部知情人士对记者说:“双方实际的接触已经终止,好几个月都没有相互沟通了。”但福汽高层对此没有回应,东风集团官方也没有认可上述的说法。
从程序上看,双方仍保持关系。去年5月16日,在国家相关部门、福建省主政者见证下,东风和福汽高层签署了联姻的框架协议。理论上,没有正式宣布前,这个框架协议还在继续。
不过,福汽董事长廉小强不得不接受与东风分道扬镳的事实。今年年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采访时,廉小强不经意的一句:“我们双方不叫兼并重组,因为兼并重组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未想一语成谶。
在 长达两年的谈判过程中,偏居东南的福建汽车实际上处于不对等地位中。福汽无论在谈判,还是未来合作中对自身的定位,都要求最大限度的和东风汽车对等。“从 来就不是所谓的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是不行了,别人来救你。福汽不是这种状况,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廉小强多次强调。
但国内排名第二 的东风汽车本身具有大集团的优势,而且2012年开始推进大自主战略,在统筹各个自主子品牌中要求最大程度的配合,难以容忍为了地方利益,牺牲全盘策略。 福建省重点企业福汽有强烈的地方产业诉求,要求在未来战略中“以我为主”的定位,强烈地刺激了东风的神经。
廉小强如履薄冰,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即使面对熟悉的媒体记者,他也只得不断重复这样的话:“不是我不说,而是没办法回答。”
背后的行政力量
东风和福汽在2011年开始接触,是应了2009年国家提出支持汽车产业“四大四小”兼并重组小车企,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的大背景。
福建汽车要做大做强,单靠自身积累发展速度太慢。在2010年左右提出引入外部大型汽车集团,北汽、广汽随后开始和福汽接触,北汽甚至出价5亿元,但福建方面认为太便宜而否决了方案。
鉴于此前计划无果,东风与福汽接触后,双方都严密封锁消息。直到2012年8月双方基本敲定框架,消息才陆续传出。但9月爆发的中日钓鱼岛事件波及汽车产业,双方合作的主要板块东南汽车,因股东三菱汽车的日方背景而暂停签约。
不久十八大召开,福建省高层出现人事调整。“事态更加扑朔迷离,因为福汽引入东风,一直是由政府主导,接下来的领导什么态度决定了它的走向。”接近福汽的知情人士说。
新任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上任后第四天,就视察了福汽新龙马项目。廉小强陪同左右,但只提出希望省里在基层政府采购等方面支持新龙马汽车,并没有提与东风的合作一事。
去年5月16日东风与福汽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当时计划,如果进展顺利,东风将在三个月内完成尽职调查,去年9月前双方即可签署具体的股权转让和增资协议。
根据当时框架协议,东风汽车公司将以增资方式受让福建省国资委所持有的福汽45%股权;双方组建投资公司控股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东南汽车),该投资公司双方持股比例为2:1。
但此后进程受阻,谈判停留在双方商讨合作的细节上,没有进入议价阶段。今年1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面问廉小强进展状况。他回答:“现在还在谈,还没到议价阶段。重组的具体范围也还不是很明确,都在变化中。”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福汽的中高层也难以获得双方谈判的进展状况,政府主导的合作让福汽内部充斥不同的声音。廉小强在政府与内部争议之间寻找着最大平衡点。
但廉小强否认拉郎配,“跟东风的合作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就像谈恋爱一样,为什么要和他谈,因为它在产品线、市占率等方面有优势,我们可以双赢。大家都有意愿,彼此没有拉郎配,拉郎配肯定失败。”
时至今日,接近福汽的人士认为,福汽与东风的“恋爱”,始于政府也终止于政府,是福建政府意志左右了最终的走向。福汽面对目前的处境依旧没有回复。
寻求平等权不切实际
年届六十的廉小强个性爽朗,在引入东风一事上,曾表示这是福汽里程碑式的事件,将决定福汽和福建汽车未来数年的发展。廉小强事实上是“主合派”。
廉小强把引入东风看做福汽跨越发展的机会,寄予厚望。“我来福汽时是一个亏损高企,人心涣散的福汽,连民营企业都不愿意合作,到今天能引入中国第二大汽车企业东风,我竭尽全力了。”
双方互有诉求是廉小强看好合作的基础,福汽可以借用东风的品牌、产品线和配套资源,破除偏居东南的地域性禁锢;东风可以借助福汽把触角伸向南方,增加自主品牌规模。
双方根据框架协议,第二阶段谈的支撑双方联合的实际措施:未来发展的策略和产品、零部件规划。“谈得很深层,很务实。现在在谈一些具体的事情。”今年年初,廉小强还很有信心。
东风和福汽合作,主要集中在福汽下属的东南汽车业务。按照此前福汽占50%、中华汽车和三菱汽车各占25%的股比,东风未来将占有原福汽50%股比中的2/3,也就是持股约为33.3%(福汽约为16.7%)。
廉小强甚至预设了未来四个股东管理东南汽车的模式,“实际上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比较常见的行为一致人制度。在董事会表现为两方或者最多三方的意见,事先我们会协调好。”
因为涉及合资方奔驰的意向,福建奔驰不会纳入东风合作领域。在廉小强看来,新龙马汽车未来是否纳入与东风的合作,也是可以商量的。东风有品牌溢价和配套,可以给福汽支持。
但问题出在对未来战略的规划上。福汽是福建省重点企业,盘子占福建汽车工业的80%,福建政府并不愿意失去福汽的主导权。
所 以在实际谈判中提出了三个原则:在战略上要“以我为主”,即以福建省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主,而不是去纠结于和谁合作、股比多少;策略上“以联为主”,福建的 汽车基础薄弱,福汽发展要采取借势、借智、借力。比如国际最高端品牌的合作、两岸的合作,大型集团的合作等;甚至研发我们也采取虚拟研发,利用海内外资源 来做。产业上“以链为主”,形成系统优化、协同,包括产业链前端的研发,发动机、变速箱,后端的销售、汽车后服务。
福建方面要求战略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东风。东风集团是国内汽车老二,产销目标已经接近400万辆。今年入股PSA后,进军国际的东风集团心态已经发生变化。而福汽去年只有21.13万辆,比不上东风的很多子公司。福汽和东风合作实际上很难对等。
从另一个角度上,福汽要求“以我为主”也刺中了东风的痛点。东风集团在2012年推动针对多个子品牌协同的“大自主”战略,计划整合风神、风行、风度三个子品牌。但子品牌或依靠地方政府支持,或依靠自成体系的研发,各自为政让整合颇为艰难。
福汽和东风合作的共赢,体现在双方各自都有量上的补充。但如果进入上述通道,对东风的好处也仅限于此,这是东风高层不愿意看到的。
单飞福汽走向哪儿?
2009年接任福汽董事长的廉小强,今年任期已到。不过今年1月,福建省要求廉小强连任。
廉小强对于福汽过去五年的治理,自称尝遍酸甜苦辣。“2009年是一个转折,往前6年福汽在走下坡路,往后五年逐步回升,形成了一个V字形走势。”
2013年东南汽车增长13%,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盛况,总销量达到了12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东南品牌车型销量增长21%,全年利润增长87%。与此同时,福建奔驰也开始盈利,另一个板块金龙客车净利润达到2.29亿元。
廉小强总结福汽翻身源于确立“企业利益最大化,而非股东利益最大化”来平衡股东关系。奔驰CEO蔡澈和中华汽车派驻东南汽车的总经理左自生对廉小强私下评论给予认可。
“过程就不说了,这里头应该大家一起努力,觉得很重要非常重要的就是,股东之间要有共识。”福汽的发展史是一部伴随多方股东的角力史。2003年东南汽车的销量已经超过8万辆,十年后只增长了不到4万辆,即使这个增量也得益于廉小强最近几年的治理。
福汽状况好转,被外界认为是福建政府对于引入东风不再急切,导致谈判中断的一个原因。但事实上,这种猜测并不全对。廉小强对福建汽车产业有清醒的认识,“掌握核心技术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个原因有很多,就不再一一细说了。”
福汽主要乘用车板块东南汽车仍然存在变数,占25%股权的三菱汽车与广汽成立合资公司之后,资源开始向广汽三菱倾斜。“能理解,收益只占25%,不可能像获得50%那样投入。”廉小强说。
对于与三菱汽车的关系,廉小强不是那么放心。“当然还有一些因素要三菱来配合,或者我们来配合他都可以。这方面还在沟通。”这可能是“东风福汽恋”搁浅的另一个原因。东风福汽双方曾经组建了与三菱谈判的团队,但前往日本的行程一拖再拖未能成行。
基于和三菱的关系多年来一直未能理顺,福汽早就对风险有预防。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三菱对东南的影响正在消退,东南汽车的“去三菱化”正在形成,去年总销量12万辆中,东南品牌销量已经达到了5/6。
但没有了东风,福汽发展的现实问题是,规模和核心技术、配套基础的欠缺,将可能导致其在未来竞争中处于劣势。自主品牌近年被合资品牌打压得几无还手之力,整体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排名靠前的几个强势自主品牌和汽车大集团,只能围剿边缘品牌。
按照东南汽车的规划,未来三年销量达到30万辆,并规划了25万辆的产能。以去年销量增长速度看,这个目标很艰巨。东南汽车规划了一系列的产品,其中包括SUV即将推出,是其支撑规划完成的最大筹码。但另一个品牌三菱的产品规划一直没有落地。
“东风福汽恋”的僵局背后,最失望的要数廉小强。“你也知道福建汽车的基础,我们采取借势、借智、借力的方法来实现跨越发展,你要慢慢去积累,慢慢去培养,是不可能实现的。”
多重外力影响下,导致了福汽的无奈现状。如果东风退出,过去五年把福汽带出泥潭的廉小强,未来将把“独立的福汽”带向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