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新神”马斯克成功打造出特斯拉后,一下子引爆了本来就蠢蠢欲动打算进军汽车业的IT业巨头们。在“雷布斯”辟谣小米将造车后,近日,上汽集团 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签署了“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此后,北汽集团也宣布,将与乐视网共同打造 乐视汽车。
事实上,在此之前,百度就宣布正在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接下来还会整合旗下音乐、导航、图像识别、路况数据以及语音识别,统一提供给车企和车载设备商,完成“人、车、手机”的移动互联。
在全球范围内,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日臻完善,并取得两项突破性进展:一是首次尝试在城市道路进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二是向完全排除人为干预的 全自动方向进军。今年7月,刚刚卸任福特CEO的穆拉利也加盟谷歌,为造车计划添砖加瓦。而苹果也在今年3月推出CarPlay服务,并有传言苹果有可能 推出icar,再次改变汽车业。
互联网公司集体入侵汽车行业,大有“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的架势。可以说,正是特斯拉的成功,让这些互联网巨头看到了机会。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也给了互联网公司千载难逢的进驻机会。
更重要的是,万事俱备后,政策的“东风”也说到就到。7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只要有一定基础、具备研发能力等条件,互联网企业也拥有同样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巨头将目光投向无限商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再正常不过了。上汽与阿里巴巴的联姻,给了业界无限的遐想。尽管双方对于合作 内容都不愿过多透露,但目标却很明确,那就是联合双方优势资源,进一步打通汽车全生命周期用车需求和互联网生活圈,让用户体验到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更加便 捷的移动智能化生态圈,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汽车”。
何为“互联网汽车”?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智能化汽车”。然而,这个表述却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比如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就认为,应该叫“汽车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是为汽车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也曾质疑:“如果是由互联网来主导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也像IT产品一样,每天无故死机两次,把人锁在车里出不来,买一辆新车因为操作系统的变化还需要重新考驾照,这样能行吗?”
然而,这依然无法阻挡众多渴望拥抱互联网的车企的心。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就多次高调表态,北汽新能源汽车未来愿意做贴牌商,给互联网企业代工,生 产乐视汽车。而北汽股份副总裁梁国锋近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北汽正在与乐视商讨战略合作协议,具体内容会在合适时间发布。”有意思的是,北汽口口声声要 给乐视代工,乐视却不买账,乐视网副总裁张特回应称:“乐视网跟北汽没有任何合作,也没有造车这回事。”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百度、小米还是乐视,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毫无积淀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生产新能源车的可能性都不大,更大的可能性是一种炒作。 大家都看到了特斯拉现在的成功,却没有看到特斯拉当初差点破产的窘境,也没有看到被万向收购了的菲斯科,典型的“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揍”。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将做大做强的希望寄托在“互联网汽车”上也是不明智的做法。众所周知,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互联网汽车,其本质首先是汽车, 因此,即便动力总成变了,但底盘、做工和设计依然是重要的挑战。目前一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依然停留在对外观的修修改改上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生产互联网 汽车,也一样无法异军突起。
“雷布斯”很有自知之明,其他的炒作者,也都可以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