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7·10”校车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迅速对事故原因作出初步判断,并对除驾驶员外的10名遇难者进行了理赔。各级教育、公安主管 部门也高度重视,相继部署或启动了多个针对校车安全的专项工作,从车辆、驾驶员、校车拥有者、运营线路等方面,全方位排查和治理校车安全隐患。
如果只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这件事很快就会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相信包括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校车拥有者和运营者、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在 内,很多人为此悬着的心很久都不会完全放下。近年来,校车安全问题不止一次地以这种残酷的方式闯入公众视线,超载、不规范驾驶乃至无证黑车运营等违规违法 行为在一次次严查、严打中依然无法杜绝。显然,我们还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保障校车安全的长效机制。
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避免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出路在于专业化。
首先是车辆的专业化
在这方面,我国2010年2月就发布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对专用小学生校车的定义以及校车的配置标准进行了规定,在国家标准中提 出了专用校车的概念。2012年,我国又集中发布实施了多项涉及专用校车的法规、标准,明确了专用校车的分类和各项技术指标,为推广普及专用校车、提高校 车安全性带来空前利好。正因为如此,很多行业人士把2012年称为“校车市场元年”。
遗憾的是,由于后续政策迟迟未能出台,各地政府部门对校车的关注没有持续多久,我国专用校车市场在经历了2012年的爆发后迅速降温,专用校车 普及进度明显放慢,大量校车刚需仍然要依靠非专业校车乃至非法校车来满足。在“7·10”事故后发布的中小学生暑期交通安全提示中,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明确 指出,微型面包车安全性能较差,特别是农村地区道路狭窄、坡陡、弯急,极易失控发生事故。但事实上,由于我国校车的主要客户群体——民办幼儿园、小学资金 实力有限,微型面包车改装的校车已成为校车市场的主力产品。湖南湘潭“7·10”事故中的校车就是由微面改装而成的。显然,专用校车的推广和普及还需要持 续的政策支持。
其次是运营的专业化
在我国道路客运市场,无论公路班线客运、旅游团体客运还是城市公交客运,一般都由专业的运输公司负责运营。作为道路客运市场新兴的一个细分领 域,校车的运营主体却相当多元化,既可以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也可以是专业道路客运企业,还可以是专门成立的校车运营公司。其中,幼儿园和 中、小学校作为校车运营主体的现象不在少数。
运营主体的多元化难免给运营的专业化带来挑战。因为,不论在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措施、技术手段还是运营经验、驾驶员管理上,作为教育机构的幼儿 园和中、小学校都很难达到道路客运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以安全技术手段为例,近几年,我国客车企业纷纷推出车辆智能运营管理系统,如宇通“安节通”、海格 G-BOS、大金龙“龙翼”、中通“中联智通”等,宇通客车还发布了专门的“安芯”校车智能管理系统。通过这些系统,道路客运企业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严重 超员、驾驶员随意变更行驶路线等违规违法行为,车辆发生事故后也可以尽早发出求救信号。试想,如果校车运营能够更加专业化,并获得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支持, 很多事故是否可以避免?
第三是监管的专业化
每次发生重大校车事故,有关方面都会组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排查、检查行动。对于消除已有事故隐患、短期内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这样的行动有其意义。然而,真正的校车安全必须建立在长期的制度建设和有效的措施保障基础上。
在这方面,我国对道路运输行业的监管可以提供很多范例。以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为例,2011年4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工信 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指非毗邻县之间的客运班线)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 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简称“两客一危”车辆),限期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GPS)。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动态监管的效果 逐步显现。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又明确提出,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和 半挂牵引车(总质量为12吨及以上的普通货运车辆)在出厂前,都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
我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道路客运市场,无论班线客运、旅游客运还是城市公交,在专业化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校车专业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只有尽快补上这块短板,才能更好地保障校车安全,让校车市场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