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春节前,小杨拿到了一笔不菲的过节费,他准备买辆新车和全家人一起喜迎新年。周末,小杨带着同事一起去看车,还没进4S店的门,就看到门口到处是“特价车迎新春”的广告。小杨很兴奋。进门后,售车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当小杨要求看特价车时,销售人员却说“这款车已经没有了,最近来买车的客户特别多,我们这里还有和特价车类似的车型,要不您看看?”碍于面子,小杨只好跟着售车人员看,结果那些车的价格都要比“特价车”高出几万元。最后同事叫小杨好好考虑一下,小杨才在销售人员的“围攻”中得以脱身。
消费提醒:
不要轻易购买“特价车”,更不要轻易听从商家的“其他推荐”。
专家意见:
每年岁末,很多商家都喜欢打出“特价车”的销售促销手段。而大多数情况下,特价车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多数情况下,商家推出的“特价车”只有一辆样车,目的在于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和关注度。当消费者前去购买时,销售人员会使出浑身解数,游说消费者购买其他车型,交易一旦成功,商家的伎俩就算得逞。
像这样的幌子在前几年都有过,当时的做法是:商家推出的“特价车”其实大部分是库存车。一般来说,存放3个月以上就可以算为库存车,而这些“特价车”基本都是存放了半年以上的汽车。如果消费者看到所谓的“特价车”真有其车的话,那么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然后咨询一下这些车最新的市场价格,比较一下“特价”究竟有多优惠。
即使销售商真的卖的是新车,车辆的价格也确实便宜不少,但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附加条件。比如,必须在该店做一些高级装饰如贴膜封釉等。如果确定如此,要好好划算,不能让好不容易省出的那点车价全在装饰中被找补回去了。
如果到外地购车,还确实能以广告上的低价买到“特价车”,而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就更得小心。因为一些广告上的“特价车”可能是存在问题的车。现今各汽车厂家对经销商的销售价格都控制得很严,所以那些低于正常价位许多的“特价车”,往往暗藏许多“猫腻”,比如调换汽车配件,销售事故翻新车、试驾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