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五月已是高温天,不过很多车企都看着销量报表心寒。最近一则短讯在汽车圈疯传,去年乘用车领域销量夺冠的一汽大众在五月的前三周销量仅为6万,出现同比45.7%的降幅,近乎腰斩。除非最后一周上演神奇表现,一汽大众将连续四月销量下跌。
跌跌不休 车市产能过剩危机与契机并行
与此同时,销量暴跌的路上一汽大众并不孤单。四月份在合资企业中销量同比下滑最严重的上海通用,销量下滑幅度高达34.15%。东风日产前四月销量26.42万辆,而去年同期销量为31.91万辆,同比大幅下降21%,百万目标依旧很难。豪华车市场也不乐观,奥迪已连续出现同比增幅低于1%的情况,而去年豪车销量排位赛第二名的宝马,4月增幅也只有0.6%,豪车市场明显转冷。
需求市场增速放缓,经销商库存压力倍增。为了缓解压力,上海大众率先挑起价格战。截止到目前,销量前十的车企大部分已加入战团。从上海大众的“价”,长安福特的“税”,北京现代的“贷”,战火从文案撕逼一路烧,越演越烈。近日,福特已对外表示,为适应国内市场增长放缓,福特已于第一季度削减工厂产量,以避免在中国市场陷入降价竞争泥潭。
事 实上,2015年车市增速将继续放缓,早在去年年底已形成共识。中汽协预计15年增速将维持在7%左右,但很多车企并没有这么乐观。北京现代在2014年 完成了112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8.6%,而其2015年销量目标定为116万辆,目标增长率仅为3.6%。勇夺去年乘用车销量冠军的一汽大众从 2014年将近18%的销量增幅到2015年目标增长率3.9%,当时也让很多人看傻眼。去年销量目标110万的东风日产,15年目标销量悄然下调到 100万。尽管大部分车企对今年汽车市场已有预先判断,但就市场表现来说,还是太乐观。需求下滑,销量暴跌仍是表面,报表的背后还埋着一颗深水炸弹,产能 过剩将是众多车企的心病。
就在前几天,上海大众长沙工厂投产,其首台朗逸(参配、图片、询价) 轿车也正式下线。上海大众又新添产能30万,而恰恰在近期,上海大众又是第一个掀起价格战。不知道现在上海大众,对于新添的产能,感觉是苦是甜。销量暴跌 的一汽大众,目前还在规划筹建青岛和天津的第五,第六工厂。2017年,除去尚未落实的天津工厂,一汽大众将暴增到234万产能。北京现代,同样脚跨两只 船,沧州、重庆工厂同时开建,两厂投产的日期都定在2016年,预计新增产能75万辆。长安福特汽车则利用哈飞汽车轿车工厂现有厂房新建生产线。新工厂规划年产能20万辆,预计将于2016年6月投产,届时长安福特总长能将增至140万辆。自主车企也不甘示弱,从14年到现在已有不少企业传出扩产计划。
计 划跟不上变化。国内车市急转直下,大幅下挫,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按目前新增的产能计划发展,可以预计的是经销商的压力会更大,不排除 再度爆发诸如14年之类的经销商抱团施压。同时,各大车企为了舒压,价格战可能持续开打,实力弱小的车企可能会被拖垮。同时,合资企业为了利用产能,很可 能大举进入自主品牌擅长的低价市场和SUV市场,形成惨烈厮杀。产能过剩危机之下,各车企为了生存,不可避免的将发生乱战。当SUV这根最后稻草被拉断, 很多车企将坠入深渊。
中国产能过剩的话题,从04年到现在,已经成为老生常谈。长达十 几年的高速增长消化了绝大部分产能,让不少车企盲目乐观,疯狂扩张,一快遮百丑。同时,很多汽车产能政策受到地方政府影响,计划经济的痕迹依然很重。现在 的产能过剩危机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契机,让产能由市场决定。市场化程度高也可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产能过剩的后果,但是市场会逼着企业调节。
中 国的千人汽车数目前依然很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市场还将保持低速增长,现在出现的市场产能过剩,是阶段性问题,它不会成为中国汽车发展的障碍,反 而能够促成竞争,通过竞争把缺乏竞争力的“浑水摸鱼者”,驱逐出市场,使汽车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高速发展,企业总是会忽视自身的问题,往往给企业未来 的发展留下隐患,反而是在困难时期,才会真正想到练内功。产能过剩造成的压力,可能会倒逼出一批优秀的中国汽车企业来。
此外,对于消费者而言,产能过剩带来的让利降价,也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同时,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厂商必定会在质量,服务,售后的一系列问题上改善,加价提车或许也将成为历史。
不管危机还是契机,产能过剩的苦果都难以下咽。没办法,市场已经变了,齐头并进将成为过去,下一个十年就是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