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公布的8月份数据,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连续下降12个月,其中自主品牌在轿车市场的占有率更是跌破20%,销售成绩创下5年来新低。面对这样的局面,自主品牌应该如何破局?此前,业界都在呼吁国家要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来救自主品牌于水火,但笔者对这种一味靠国家扶持的建议或想法,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核心还是要依靠自主品牌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这才是自主品牌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应该注意到,虽然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出现连续下滑,但诸如奇瑞和长安等几家自主品牌车企,却实现了稳步增长。为什么这些自主车企能够逆势上扬?分析其原因,或许就能为自主品牌破份额连续下滑之局,找到未来发展方向。
在笔者看来,自主品牌要破局需要做到一个前提和两个关键。一个前提就是体系能力,两个关键就是基于体系能力前提下的产品布局和营销策略。
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奇瑞还是长安,亦或是其他实现了市场表现逆势上扬的自主品牌企业,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化了体系能力的建设。
从这些企业近年来推出的系列产品的产品品质和工艺与其自身的纵向比和与合资品牌的横向比较来看,无论是奇瑞旗下的艾瑞泽7、瑞虎5、E3及新瑞虎3,还是长安的逸动、睿聘、CS35和CS75等,与奇瑞和长安以往推出的产品相比,无论在品质、工艺和性能等领域都提升明显,而与同级别的合资品牌相比,也明显的缩小了这些领域的差距,甚至可以说,如果以前自主和合资在产品力和品牌力方面都与合资品牌有较明显差距,则目前来讲,在产品力方面的差距显然是已有较大幅度缩小。
从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要方面的进步来看,众所周知,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有两个基本的消费特征:一是在消费能力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产品档次需求的提升;二是在个性化消费需求提升背景下,消费者对于SUV等非传统轿车产品需求的提升。而基于这样的消费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在满足消费能力升级需求维度,奇瑞推出艾瑞泽7和奇瑞E3,长安推出了逸动和睿聘等轿车产品;在诸如目前市场需求旺盛的SUV市场,奇瑞推出的瑞虎3和瑞虎5,长安推出了CS35和CS75等SUV产品。显然,基于体系能力的提升,奇瑞和长安等自主车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无论是在效率还是在效果方面都有明显提升。
从销售及售后服务领域的提升等角度来看,随着汽车市场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者对于销售和售后环节厂商的服务质量的关注度出空前提升,而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奇瑞在J.D.Power售时和售后用户满意度评比中,SSI、CSI成绩双双挤进前十名,不仅领跑了自主品牌阵营,也同时可谓能比肩合资品牌。
从产品布局来看,自主品牌凭一款产品赢天下是很危险也很困难,奇瑞和长安逆势上扬的另一个关键,无疑是以产品线来搏市场。
众所周知,长城汽车在SUV领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但也正是由于在SUV领域花费的精力过多,使其在轿车领域投入的资源相对有限。这种状况,如果其SUV阵营能够实现稳健,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一旦其SUV阵营出现波动,则其就将面临很大的风险,而哈弗H8的屡屡推迟上市,显然已经给长城汽车“轻轿重SUV”的产品战略敲响了警钟。而我们来看奇瑞和长安,在汽车消费档次升级的背景之下,奇瑞在轿车领域将以艾瑞泽3、艾瑞泽5和艾瑞泽7实现对A0、A和A 级轿车市场的布局,在SUV领域通过瑞虎3和瑞虎5实现对小型和紧凑型SUV市场的布局。同样,长安也通过奔奔、悦翔、逸动和睿聘以及CS35和CS75等实现对A00到B级轿车及小型和紧凑型SUV市场的布局。而未来,这两家自主车企还将通过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实现对更多细分市场的产品覆盖。因此,“多生孩子好打群架”显然是针对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背景下,自主品牌必须要有的重要的产品策略。
从营销策略来看,自主品牌的产品力虽然提升明显,但却必须认识到在品牌力方面与合资品牌仍然存在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意味着自主品牌现阶段仍要主打“高质低价”的高性价比策略。
有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要经历“低质低价”、“高质低价”和“高质高价”三个阶段,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以奇瑞、长安为代表的强调正向体系能力建设的自主品牌企业,显然是到了“高质低价”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如9月18日奇瑞汽车宣布旗下热销车型风云2将以4.75万元起的价格进行销售,黄华琼此举意在擎起自主品牌降价大旗反击合资品牌,以收复自主品牌10万元以下市场份额失地,而实质这款车是以相当于合资品牌A00级轿车的售价作为起步价销售的一款A0级轿车,又如长安旗下的逸动其7.49万元的起售价,也是以相当于合资品牌A0级轿车的售价作为起步价销售的一款A级轿车。应该来讲,目前诸如奇瑞和长安的这种“高质低价”的产品策略,是对当前品牌力仍较合资品牌有一定差距背景下的现实举措,是实现以高性价比搏市场的,当前反击合资品牌“围剿”的最有效举措。
笔者认为,在当前合资品牌以产品力和品牌力优势,借市场消费升级之势对自主品牌的“围剿”,虽然来势凶凶,但只要自主品牌通过着重于体系能力建设、灵活运用产品和销售策略等举措沉重应对,自主品牌破局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