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限购的传闻被澄清,但深圳“治堵”开始提速。与其他城市采用行政手段调控不同的是,深圳的治堵思路更加强调是市场化手段来进行调节,但这也意味着用车环境更为紧张和用车成本进一步推高,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对车主用车和市场销售造成影响。业内分析认为,市场化调控组合拳实施下来后,不可避免地抑制汽车流通市场的发展。
[政策背景]
下半年将推25条治堵措施
在深圳市交委发布公告澄清限购传闻的同时,深圳市政府牵头的第一次“治堵”联席会议对下半年将推出的25条治堵措施进行了细化讨论,并分解到各相关责任部门。
据了解,根据去年我市出台的《城市交通白皮书》,市交委此前曾制定《深圳市治理交通拥堵24策》,但“24策”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部门的职能方面。此次全市治堵的25条举措,则涵盖了全市多个部门。25条举措分为“严格交通管理、引导车辆使用、优先发展公交、挖掘设施潜力”等四个方面。而其中“引导车辆使用”方面的政策,与广大车主用车和汽车市场息息相关。
根据公布的信息,此次调控的原则是利用市场化手段,引导车辆使用。已经讨论并将逐步细化执行的政策包括路边停车收费、征收拥堵费、提倡自愿停驶等多个方面。
路边停车收费政策在此前已经过多方讨论,此次联席会制定了在9月底前完成路边停车收费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度,这意味着路边免费停车即将成为历史。除了下半年任务,市政府还组织研究了未来1-2年将逐步推出的20条治理交通拥堵具体举措,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拥堵费”又重新被提起,提出了“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对进入特定区域(如中心城区)、路段(如二线关)车辆征收拥堵费的可行性”。另外,限行方面,交警部门目前已经在东部旅游区域试行夏季节假日小汽车单双号限行,如果今后市区重点区域交通状况日益恶化,全面限行也很有可能。
为了提升“引导车辆使用”的效果,联席会也提出要继续开展绿色出行主题活动,鼓励公职人员带头申报“每周工作日停驶一天”,并且计划在年内研究出台自愿停驶奖励政策及办法。“综合来看,深圳的治堵政策,其中的思路也很明确,不是简单控制汽车总量的增长数量,而是控制行驶在路面汽车的数量。”广汽本田安讯店总经理何正良分析说:“这必然会导致车主减少用车次数,也会抑制购买新车的消费。”
[车市预期]
经济品牌车型或受阻
深圳以经济调控手段代替限购行政手段的消息公布后,业内也有不少讨论的声音。长期关注相关宏观政策走向的深意汽车总经理蔺万焕认为,深圳相关部门此前讨论以经济手段控制汽车数量的增长已有较长一段时间,从最近获知的一些治堵措施和计划表明,这些治堵政策已进入实施倒计时。同时,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会逐步体现出来。他认为,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对用车成本和购车成本均较为敏感的经济车型消费人群。“如果用车成本太高,可能就有一部分经济车型的消费者会延缓或者放弃购车,转为其他的交通方式。”
持有相似观点的还有大兴汽车集团品牌总经理许浩楠,他认为用车成本的提高,对豪华品牌的车主用车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多数车主该用车时还是会用。但是对于中低端车的消费群体而言,可能会不购车或者减少用车,治堵政策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中低端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购车将更趋理性
不过,也有经销商认为,政策会引导理性消费。沃尔沃福田店的负责人认为,排污费、车船税还有拥堵费等治堵组合政策实施后,大排量车型的用车成本上升相对更为明显。因此,过去一味追求大排量、大型车的消费习惯可能会慢慢改变。“现在SU V车型的产品线拉得也比较长,豪华品牌SU V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中低端大排量的SU V车型的销量会受到一定影响。”
这种市场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由于深圳的治堵政策是借鉴香港、新加坡这些成熟发达城市,因此一河之隔的香港市场现状也很有参考意义。据了解,香港也并没有采取限购和限牌行政手段,而是采用大幅提高用车成本、尤其是大排量汽车用车成本的办法。因此,在香港的汽车市场,SU V车型较为少见,市场消费主力以小型车和轿车为主。经销商据此认为,国内的SU V热潮在政策面前会有所减退。
售后业务或因此下滑
相对政策对销售的影响,经销商更加关注提高用车成本、减少用车次数对售后业务的冲击。在此前南都汽车组织的相关座谈会上,红彤汽车和深业广丰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提高用车成本会导致车辆的回厂保修保养周期变长,今后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广汽本田安信店总经理何正良也认为,近两年这种变化在售后业务上有明显体现,“我们对此统计的结果表明,过去一台车回厂保养的平均周期是一年4次,现在已经下降到一年3次左右,最低的达到2.7次”。他认为,如果制度政策会导致用车成本大幅抬升,这种态势会进一步加剧。
而从目前已经透露的措施来看,以经济手段来进行调控的思路下,车主用车成本抬升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此前有统计表明,如果开征高峰期拥堵费,约3成车主会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上下班。随着深圳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完善,这一比例或进一步提高。同时,制度政策中也包括鼓励自愿停驶等内容,这无疑会进一步降低汽车的平均使用频次。“开车少,维修保养就少,事故也会少,整个售后业务都会受影响。”经销商对此介绍说。
限行加大增购预期
在深圳未来的治堵政策中,也提到了可能采取的限行措施。日前,深圳交管部门已经在大鹏片区展开了单双号限行测试。这一举措在深圳本地车主间引起较广泛的关注。在网络论坛以及车友群中,已有不少车主讨论购置第二台车的必要性。有网友调侃称:“万一哪一天深圳全面实现单双号限行,我们就只能再买一台车轮换着开车上下班了。”
网友的担心并非多余,根据政府公布的消息,如果今后市区重点区域交通状况日益恶化,全面限行也很有可能。目前,深圳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30万辆,并以每年约30万辆的速度增长,加上约30万辆的外地车和过境车,路面承载能力已非常接近深圳道路交通的极限。而深圳的调控手段并非强制限定汽车数量增长,而是减少路面行驶车辆改善交通。因此,预计总保有量还会持续增加,这无疑为将来实施高峰期的限行政策留下了可能的空间。
经销商对此也有所预计,一汽丰田梅林店市场负责人表示,在深圳大运会计划实施单双号限行时,店内已有部分客户因此而增购新车。“如果深圳全面实行限行政策,肯定会有一部分增购型消费,毕竟几万元的车价对目前的深圳车主不算很大的负担。” 采写:南都记者 董勇刚
[记者观察]
车商业务需往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较其他城市采用的行政调控手段,深圳计划采取的经济调控治堵政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赞誉。乐观的经销商认为,经济手段实施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市场依然会保持良好的发展。不过,从上述可能造成影响分析,经济调控手段对汽车市场影响也不容小觑。经销商需要对此做好足够的应对。
虽然汽车总量增长没有强制限定,但经济手段实施下来必然会导致用车成本大幅抬升。对于销售影响而言,经济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很难避开冲击,对成本敏感的消费者会权衡买车和使用公 交系统的成本,这与限购对自主品牌和经济车型的影响殊途同归。
事实上,深治堵“25条”对售后的影响更大一些,由于油价高涨和其他开支的增加,目前保养周期延长已是既成事实,经济手段实施后用车成本将再上一个台阶,无疑会加重这种局面。而在目前经销商的经营业务结构中,售后占比和利润贡献要远大于新车销售。车辆使用减少加上法规更严,事故的几率也会下降,这对很多以事故车为利润大头的经销商来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不过,有“危”就有“机”,北上广限牌限购之后,租车业务得到较快的发展。未来深圳汽车市场在经济调控的影响下,也为租车业务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因此,经销商需要将业务多元化,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提供多种服务。正如广本安信店总经理何正良所言,政策也为经销商发展其他业务提供了空间,未来经销商转型、增加服务功能也是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