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指导下,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举办的2025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大会在郑州召开,一汽-大众被授予“2025碳达峰碳中和标杆企业”称号。自国家“双碳”战略提出以来,一汽-大众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在生产、能源、材料等多维度布局,落地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关键举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多维发力破局低碳转型
作为绿色生产的核心环节,生产工艺是降碳行动的突破口。对此,一汽-大众通过涂装工艺数智化和低碳化技术升级改造,实现每年降碳8521吨,成为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中欧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典型案例》的汽车企业案例。而低温脱脂水力空化技术的应用,实现每年减碳1540吨,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评选的《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为低碳生产提供了“一汽-大众方案”。
清洁能源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一汽-大众与中国大唐合作建成行业内首个整车厂发电上网风电项目,每年可为生产端输送1.4亿度绿色电力,不仅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更凭借“央地协同、绿色共赢”的合作模式,荣获2024年度“央地合作优秀案例”,为汽车行业与能源企业的跨界合作树立了标杆。
一汽-大众还将绿色理念移至材料端,在低碳材料应用方面,与宝钢等7家钢材供应商签订绿钢协议。目前,奥迪A5L等先导车型上已经使用低碳钢,到2030年实现整车全面采用绿色低碳钢,从源头推动产业链低碳转型,构建全链条绿色生态。
成果落地彰显绿色担当
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也转化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成果。在商品端,一汽-大众在国内权威碳披露平台——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CPP)上,完成全部在售车型的碳足迹披露,以透明化的碳管理体系彰显企业责任。凭借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出色建设,奥迪A5L荣获了“低碳领跑者车型认证”和“碳足迹1级标识认证”,迈腾B9也斩获“C-GCAP低碳五星认证”,双双成为B级车市场的低碳标杆。
在企业端,一汽-大众成效显著。2024年,企业清洁电力占比达51%,每年减少碳排放32万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产值CO₂排放量较“十三五”末(2020年)分别下降14%、20%,单位面积VOC降低45%,单车危险废物下降34%,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率超98%。目前,一汽-大众五大生产基地已全面建成“无废工厂”,构建起“全链条、多维度、高标准”的绿色制造体系。
未来,一汽-大众将继续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推进低碳转型,确保实现2030年商品全生命周期碳减排29%的目标,为客户提供绿色低碳、高品质的商品,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双碳”战略落地,引领中国汽车行业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