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无数辉煌的传奇,也催生了诸多独具特色、内容广博的地方文化。其中,与敦煌学和藏学并称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的徽州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艺术文化之间的联系,是炎黄文化新阶段的袖珍版本,也是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文化的历史积淀。
而在繁花锦簇的徽州文化中,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的徽派建筑,更是为中国建筑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0月14日至15日,长安马自达驭马自由行再次齐聚江淮之畔,以“匠心雕琢 造车如艺”为主题,带领用户探寻徽派建筑与徽派三雕的匠心工艺,感受手工制造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艺术价值,共赴更多姿多彩的拥车生活。
徽派三雕 徽派建筑的点睛之笔
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规划构思、平面及空间处理,还是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除了灵活的布局和巧妙的构思,徽派建筑最大的特点便来自于闻名遐迩的“徽派三雕”。古代徽州人民对建筑装饰十分讲究,而徽派建筑多以砖、木、石为原料,因此便诞生了极具当地风格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工艺,统称“徽派三雕”。
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石雕则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等处,刀法融精致和古朴大方为一体内容多为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而应用最广的木雕手法也最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雕刻匠人通过不同木材的色泽和自然纹理来选择不同的雕刻手法,使细节部分更显生动。
在山清水秀的宏村内,驭马族成员漫步于古老的亭台楼榭间,细细品味着徽派建筑所蕴藏的东方传统艺术美学,沿河而建的民居遗迹,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所过之处无不彰显了徽州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匠心雕琢 手工打磨下的生命美学
玉不琢,不成器。传承百年的“徽派三雕”技艺自然离不开手工雕刻家们的代代相传。此番驭马自由行徽州站,徽雕第二十七代传人查嵘先生的大弟子吴斌,也在现场亲自操刀,向众人展现了当代“徽派三雕”精湛的雕刻技艺。勾勒、凿坯、修光、打磨,随着吴老师的一刀一刻,一件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便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一人、一生、一事”据吴老师说,自己的师父查嵘先生将大半生都献给了“三雕”事业,在融合了前人的流派与自身的创新后,查嵘先生将毕生所学都倾注进了作品当中,娴熟的刀法见证了他经年累月的磨练与专注,而“徽派三雕”也由此展现出了全新的时代意义。
将匠心注入刻刀和作品,雕刻是如此,造车又何尝不是如此?摒弃妥协,挑战自我,马自达的“造车DNA”也早已植入了每一位工程师的“匠魂”之中。在基于人马一体的驾驶感受上,马自达的工程师各司其职,不断磨练技艺,全身心地投入在造车工艺中,只为赋予汽车以生命般的跃动之美,从而造就了“魂动”设计摄人心魄的美感。
造车如艺 马自达的油泥建模
对生命美学彻底追求的执着,正是马自达“CAR AS ART”理念的精髓所在。因为马自达坚信,唯有通过设计师的双手,才能创造出仅有生物才能绽放的瞬间动感和唯美的艺术形态,并将其转化至汽车设计之中。
而“油泥建模师”的存在,便是马自达“造车如艺”的最好证明。尽管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数字建模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油泥模型,但马自达却始终保留了“油泥建模”这一工序。
为了孕育出富有生命律动的汽车,油泥建模便成了马自达车辆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反复测量和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中,油泥建模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用自己的双手使模型呈现出最自然的美感。这种以人的观感为基准的打磨,正是数字建模所无法做到的,也是“魂动”设计能让所见之人都怦然心动的原因之一。
匠心雕琢,造车如艺。坚持手工匠艺的“魂动”设计不单只为一款车型而生,而是代表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设计语言,它是马自达引以为傲的特色与魅力,也是马自达与其他品牌竞争的优势与筹码。
基于对拥车生活的共同信念,长安马自达与“驭马自由行”的车友们一起走过了近四个年头,围绕公益、环保、情感等主题,开启了一场场直抵心灵的探索之旅。现如今,已然成为品牌跟进市场、服务于用户的标志性活动,成长为一个为用户搭建的实践价值观的大平台。此次在徽州欣赏了徽匠刻刀下的雕刻美学之后,2017驭马自由行还将带领用户前往贵阳,继续找寻东方传统技艺的文化魅力与匠人匠艺!为了心中所爱,执着造车,用心拥车,这场有态度、有温度的匠心旅程,将再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