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
  • 新闻焦点
  • 消费报告
  • 维权通道
  • 有事郝说
  • 315消费论坛
  • 关于我们
  • 上海“找不到”自主汽车该怪谁?
    时间:2013-04-27 16:42  来源:汽车大世界  作者:佚名

    Automotive News 欧洲版主编Luca Ciferri近期一篇题为“在上海寻找真正的中国轿车”的文章在多家汽车媒体贴了出来,Luca谈到他此次前来参加上海车展,在上海几乎未见到本土自主汽车品牌,并称本土自主汽车制造商应该为此担忧。
     

    事实上,这篇文章没有火之前,行业内外的人都清楚,上海注定会让自主汽车缺场,这倒不是自主汽车不想进入这个市场,而是相对来言,这个市场并没有体现出政府对于自主汽车的支持。
     

    此前,包括笔者在内都喜欢将长春称之为中国的“汽车城”,因为它是中国汽车的发源地,并且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本部所在地,但是无论是从销量上来讲还是从影响力来讲,越来越多的人将上海称之为中国的“汽车城”,这个理由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当地的上海汽车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所以,无论汽车的产销量上来讲,还是从这个城市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度来言,上海已经将长春抛在了后面。
     

    当然,这个城市自然有这个想法,上海汽车城的所在,也是多家汽车制造商的厂址,上海嘉定区安亭,在显要的位置树立了牌匾“中国第一汽车重镇”,事实上,按照当下中国销量而言,这个地方产销量称这个称号也不为过。
     

    但是,这么个汽车企业如此重要的场所,最能够体现领导班子战略的城市,自主汽车为什么少到了一个德国人都认为很过分,笔者认为可简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1、经济发展的天然屏障让自主汽车望上海而却步
     

    汽车企业来言,在很多地方都表明了采取的是发散式发展思路,也即是一个汽车厂商,完成本地布局之后才会发散至新的领域,就像这位主编谈到的上海遍地的桑塔纳,长春遍地的捷达等等皆是当地厂商的优先本地发展的策略。
     

    中国的自主汽车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每每提到这个概念,估计读者朋友都会意识到,吉利、奇瑞、长城、BYD等,这些国营或民营的汽车企业虽然与上汽、一汽、二汽、北汽等大型国营汽车企业相比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但是这些企业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更能够体现出来自主汽车应有的那种劲头。
     

    但是,这些企业以现在的状况无法进入上海这座城市,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比如上海如此昂贵的房价,在当下的情况出让给盈利微弱、甚至在亏损的自主汽车企业的可能性很小,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之如中国,犹如纽约之如美国,上海有着广阔的汽车发展,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利税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上海需求,而是作为微弱的上述引用的自主汽车来言,这方面相对要弱很多。
     

    此前一位上海某车企技术掌门人同行在宴会上称,别的地方能造出来几万的车型,上海造不出来,天时、地利和人和都不行,这是上海,所以走低端车型路线的车企注定无法拥有这个“主场”。
     

    2、政府设置的门槛成为自主汽车的屏障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作为重要的经济重镇,在各个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人均收入完败于很多国家的经济中心,地皮的价格以及房产价格却在世界上能够担当起“经济中心的领袖”,当然不仅如此,更多方面体现在世界上独自缺少的“近十万元的车牌”,这可能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中国各地的车展非常多,每每车展开幕上,都会有一些领导进行致辞,有些领导致辞称主力发展自主汽车,当然也有一部分只谈发展汽车产业,至于自主汽车概念就留给书面的报告了。
     

    上海当下的境况是,自主汽车没有生存的余地,至少对于当下的自主走低端路线而言,这种生存的可能性还没有端倪。
     

    很多人曾经将七万定位自主汽车合资汽车分水岭,当下,随着合资汽车下探和低端进行竞争,以及一些自主汽车逐步进入七万偏上进行竞争,这种明显的趋势已经不复存在,不过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普遍价格偏低的自主汽车如何才能够说服消费者购买,然后再花费1.5倍到两倍的价格购买车牌呢,恐怕这样的消费者直接就买了上一个层次的车辆了。
     

    从这个方面来讲,地方政府在布局城市经济、交通等方面的时候,如果基调定位支持自主汽车,就应该有明确的预防,以防扼杀了自主的发展。
     

    3、屈从于短期市场行为的车企缺少竞争利器
     

    很多读者看到笔者的文章,忍不住要问,为什么不发展终端或者高端的车型?事实上,当下中国也在发展中高端车型,奇瑞的观致汽车就是其中一例,但是效果如何,估计连奇瑞自己都不敢肯定。
     

    开始于当年的奇瑞量子定位中高端车型,但是随后由于种种原因搁浅,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摇身一变成了“观致汽车”,在宣传上、公关上都努力撇清和奇瑞的关系,不知道是消费者过于崇拜合资、洋品牌了,还是原本就是这些自主汽车企业太过于没自信了。
     

    自主汽车企业这几年的路子充分体现了邓公当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路线,首先是做足了加法,大力发展品牌建设,一个盈利情况不足的车企,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了多个体系和品牌。在经历了几年亏损的情况下,看到有单线品牌车企盈利效果不错,开始做减法,进行合并,事实上,这样的反反复复,大肆招聘人员,然后又大幅度裁员,此间的种种,是否缺少长远的战略呢?这样的技术积累有能够怎样?这样的路子又怎能够充分和合资、外资企业竞争?
     

    中国消费者事实上并不嫌弃自主汽车,也并不是只好低廉价格车型那一口,而是需要一个有着充分成熟技术的车辆进行代步,这是最基本的需求。远的来讲,我们从桑塔纳、捷达当年海外过时车型依靠成熟技术赢取中国市场可以看得出来,近一些的吉利汽车的帝豪并不是整个吉利体系内部价格最低,也不是自主汽车中性价比最好的,销量却相对可以就说明了消费者对于成熟汽车的支持而不是非要廉价,这点自主汽车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
     

    汽车圈大事小事天下事,有事郝说!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
    电话:010-66668888
    邮箱:haoqingfeng10#126.com (将#改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冠城名敦道7号楼1804室
    Copyright © 2002-2011 汽车圈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50874号-1